tóng
1、[
铜钱]tóng qián
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
2、[
青铜]qīng tóng
也叫锡青铜。旧称铜锡合金。由铜和锡、铝、硅、铍、锰、铅或磷等组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很高的抗磨性、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用于制造铸件、轴承、机械零件、蒸汽管和水管的附件等。
3、[
铜牌]tóng pái
奖牌的一种,奖给第三名。
4、[
铜像]tóng xiàng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5、[
铜镜]tóng jìng
古代照脸的用具。一般圆形,照脸的一面磨光,另一面铸有花纹。
6、[
铜矿]tóng kuàng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7、[
铜器]tóng qì
1.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工具等。
2.用青铜做的雕塑或人工铸品或锻制品、青铜币。
8、[
铜币]tóng bì
铜制的货币。
9、[
铜山]tóng shān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2.指金钱;钱库。
10、[
铜元]tóng yuán
同“铜圆”。
11、[
铜板]tóng bǎn
1.铜圆。
2.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12、[
古铜]gǔ tóng
指古代铜铸器皿。
13、[
铜梁]tóng liáng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14、[
铜锣]tóng luó
一种铜制的乐器。带卷边的青铜圆盘,盘边穿孔结绳,可以一手提着,一手用锤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15、[
铜臭]tóng xiù
指铜钱、铜圆的气味,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表现:满身~。
16、[
铜绿]tóng lǜ
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杀虫剂等。也叫铜锈。
17、[
紫铜]zǐ tóng
纯铜,紫红色,所含杂质不超过0.5%,是电和热的良导体。耐腐蚀性好,用来制造电线、冷藏器的零件等。
18、[
铜线]tóng xiàn
旧时指电报。
19、[
铜匠]tóng jiang
制造和修理铜器的手工业工人。
20、[
铜版]tóng bǎn
用铜制成的印版。有照相、电镀和雕刻三种。主要用于印刷图片、精致的单色或彩色的印刷品。
21、[
铜人]tóng rén
1.铜铸的人像。《汉书·郊祀志下》:“建章、未央、长乐宫 钟虡铜人皆生毛,长一寸所,时以为美祥。”唐 韩翃《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诗:“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郁达夫《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 宋 王惟一 于 天圣 五年 公元1027年 创铸。宋 李荐《寒食》诗:“我亦茅簷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清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22、[
红铜]hóng tóng
即赤铜。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铜矿石冶炼得来的纯铜,可用以铸钱及制作器物。
23、[
铜丝]tóng sī
通常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
24、[
铜雀]tóng què
1.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南朝 梁简文帝《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2.指 铜雀台。南朝 陈 张正见《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唐 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铜雀 春深锁二 乔。”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泪尽英雄公一笑,魏 家 铜雀 晋 铜驼。”参见“铜雀臺”。
3.亦作“铜爵”。传说中的 秦始皇 名马名。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飞翮、铜爵、神鳧。”五代 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马》:“有七名马……六曰铜雀。”
25、[
铜雕]tóng diāo
用青铜或黄铜铸造人物、动物或图案等立体形象的艺术品。
26、[
铜片]tóng piàn
1.铜镜。
2.铜元。
27、[
铜壶]tóng hú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28、[
白铜]bái tóng
铜和镍的合金,颜色银白,用来制造日用器具等。
29、[
铜钹]tóng bó
亦作“铜拔”。打击乐器。铙钹的别名。
30、[
铜门]tóng mén
指 金门,金马门。
31、[
铜印]tóng yìn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 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 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 诸司、宋 六部以下用铜印,清 府、州、县皆用铜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綬。”唐 李颀《送崔婴赴汉阳》诗:“纔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 汉水 清。”《宋史·舆服志六》:“印制。两 汉 以后,人臣有金印、银印、铜印。唐 制,诸司皆用铜印,宋 因之。”
32、[
铜活]tóng huó
1.用于建筑物或器物上的铜制物件。
2.修理、制作铜制物件的工作。
33、[
铜锤]tóng chuí
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功。因《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
34、[
铜婚]tóng hūn
结婚七周年纪念。
35、[
铜子]tóng zǐ
铜元。
36、[
铜钿]tóng tián
方言。指铜质硬币。亦泛指金钱。
37、[
铜模]tóng mú
字模。
38、[
铜石]tóng shí
紫铜色的岩石。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元封 三年,大秦国 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輦铜石以起 望仙宫。”南朝 梁 江淹《游黄蘖山》诗:“金峯各亏日,铜石共临天。”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虞氏县 有 卢君 古塚,塚旁柏二株,枝叶荫茂,二百餘步,树文隐起,皆如龟甲。根劲如铜石。”
39、[
铜蓝]tóng lán
矿物名。亦称“铜靛”。呈细薄片状,性脆,稍具弹性。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出现。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产于铜矿床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为炼铜主要原料之一。
40、[
熟铜]shú tóng
经过精炼可供锤锻的铜。《旧唐书·食货志上》:“则天 长安 中,又令悬样於市,令百姓依样用钱……其有熟铜、排斗、沙涩、厚大者,皆不许简。”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炮》:“凡铸炮,西羊、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说唐》第三回:“他祖上传留下来一件兵器,是两条一百三十斤镀金熟铜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