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1、[
太阳]tài yáng
1.银河系的恒星之一,是一炽热的气体球,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34万倍,表面温度约6000℃,内部温度约1500万℃,内部经常不断地进行原子核反应而产生大量的热能。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距地球约1.496亿千米。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它旋转并且从它得到光和热。(图见“太阳系”)
2.指太阳光:今天~很好。
3.指太阳穴。
2、[
阳光]yáng guāng
1.日光:~灿烂。~充足。
2.属性词。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少年。
3.属性词。(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采购。~操作。
3、[
阳历]yáng lì
也叫太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度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为依据,月的长短则是人为决定,与月亮圆缺无关。现代各国通用的公历就是由阳历改编而成的,通称阳历。
4、[
阳台]yáng tái
楼房凸出去的小平台,有栏杆,可以乘凉、晒太阳或远望。
5、[
阳春三月]yáng chūn sān yuè
阳春三月指的是阴历的三月。
6、[
夕阳]xī yáng
1.傍晚的太阳:~西下。
2.属性词。比喻传统的、因缺乏竞争力而日渐衰落、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7、[
阴阳]yīn yáng
1.我国古代哲学指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
2.古代指日、月等天体运行规律的学问。
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
8、[
遮阳]zhē yáng
1.遮挡阳光:撑起伞来~。
2.指帽檐或形状像帽檐那样可以遮阳光的东西。
9、[
阳气]yáng qì
1.暖气,生长之气。《管子·形势解》:“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元 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十四:“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灯光洋溢在这小小的房间内,找不出半个阴森森的暗陬,精致而又舒服的陈设都像在放射温暖的阳气。”
2.指活人的生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摄召亡魂渡桥来相会,却是只好留一个亲人守着,人多了阳气盛,便不得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其憧憧往来之鬼……遇人则避路,畏阳气也。”
3.喜气;喜色。《文选·枚乘<七发>》:“然阳气见於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李善 注:“《周书》曰:‘民有五气,喜气内蓄,虽欲隐之,阳喜必见。’”
4.比喻精神焕发,得意洋洋。李广田《花潮》:“青年们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好像参加什么盛会,不少人已经穿上雪白的衬衫……东张张,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阳气得很。”沙汀《记贺龙》三八:“他阳气地笑着;而他的神情、态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觉到,他正是一个除开革命利益,什么也不在乎的人。”
5.中医学名词。指具有温养组织脏器、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等作用,并充盈于周身之气。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体作用和名称亦各有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10、[
阳性]yáng xìng
1.诊断疾病时对进行某种试验或化验所得结果的表示方法。如果体内有某种病原体存在或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反应,则结果呈阳性。
2.某些语言里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中性。
11、[
重阳]chóng yáng
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故名。中国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定为中国老年节。
12、[
向阳]xiàng yáng
对着太阳,一般指朝南:~三间北房。
13、[
浏阳]liú yáng
县名。在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农林产以稻、油茶、竹、木材、麻类为主,并产爆竹、豆豉、夏布等。
14、[
平阳]píng yáng
〈方〉指平地。
15、[
阳痿]yáng wěi
成年男子性功能障碍的病,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而不能性交。多由前列腺炎症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引起。
16、[
壮阳]zhuàng yáng
中医通常指用温补的药物来强壮人体的阳气,也指增强男子的肾功能、性功能。
17、[
阳刚]yáng gāng
1.(男子风度、气概、体魄)刚强(跟“阴柔”相对,下同):~之气。
2.(文艺作品等的风格)强劲有力:他的书法作品表现出~之美。
18、[
艳阳]yàn yáng
1.明亮的太阳:~高照。
2.明媚的风光,多指春天:~桃李节。~天(明媚的春天)。
19、[
三阳]sān yáng
1.《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唐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会稽记》:“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宋 王安石《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参见“三阳开泰”。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5.晋 张载 字 孟阳,张协 字 景阳,张亢 字 季阳,合称“三 阳”。唐 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魏 则十 龙 儒雅,晋 则三 阳 藻缀。”宋 梅尧臣《送少卿知宣州》诗:“族本三 阳 重,诗从小 谢 清。”
6.唐 代宫殿名。《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 久视 元年﹞復於 神都,作 三阳宫。”唐中宗《石淙》诗:“三阳 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20、[
华阳]huá yáng
1.旧县名。在四川成都东南部。
2.古以华山之南为华阳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贵一带。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即记载此地区历史。
21、[
荥阳]xíng yáng
地名。在河南郑州西。
22、[
阳极]yáng jí
电池等直流电源中吸收电子带正电的电极。干电池中间的炭精棒就是阳极。也叫正极。
电子器件中吸收电子的一极。电子管和各种阴极射线管中都有阳极,接受阴极放射的电子,这一极跟电源的阳极相接。
23、[
骄阳]jiāo yáng
强烈的阳光:~似火。
24、[
阳朔]yáng shuò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辖县。为著名风景区,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
25、[
元阳]yuán yáng
中医谓人体阳气的根本。
26、[
阳虚]yáng xū
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阳虚大多具有气虚症状,同时兼有寒象。表现为畏寒肢冷、喜吃热饮、体温偏低、面色fe5f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27、[
暖阳]nuǎn yáng
温暖的太阳。
28、[
阳山]yáng shān
1.山名。
2.古县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
29、[
云阳]yún yáng
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 使 秦,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非 死 云阳。”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汉 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 相 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我将杀人贼斩首在 云阳 内。”明 许三阶《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2.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李善 注引 孟康 曰:“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唐 李白《代寄情楚辞体》:“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宋 黄庭坚《减字木兰花》词:“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3.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李善 注引《越绝书》:“曲阿 为 云阳县。”唐 李白《丁都护歌》:“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本旧 云阳县。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宋 陆游《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渺渺 云阳 川。”
4.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李善 注:“《汉书》左冯翊 有 云阳县。”
5.树精。晋 葛洪《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6.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宋 晁补之《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
30、[
阳宅]yáng zhái
迷信的人称住宅(对“阴宅”而言)。
31、[
紫阳]zǐ yáng
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32、[
九阳]jiǔ yáng
1.天地的边沿。
2.古代传说的日出处。
3.太阳。
4.道家以纯阳为九阳。
5.山名。
33、[
凤阳]fèng yáng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用“凤阳”指朝阳。
34、[
阳城]yáng chéng
1.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迷 下蔡。”李善 注:“阳城、下蔡,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唐 李商隐《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2.古城楼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刘逵 注:“阳城,蜀 门名也。”
3.山名。《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35、[
阳关]yáng guān
1.古关名。西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当时阳关和玉门关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玉门关为北道,阳关为南道。
2.古关名。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在今重庆东石涧关。三国蜀又置关于此。
36、[
开阳]kāi yáng
1.北斗七星的第六星。《文选·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眡兮,临旧乡之暗蔼。”李善 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第六开阳也。”
2.东汉 时 洛阳 城门名。汉 应劭《汉官仪》卷上:“开阳门 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来止楼上。瑯邪 开阳县 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 使来识,视之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其年月,以名门焉。”晋 潘岳《怀旧赋》:“启 开阳 而朝迈,济清 洛 以径渡。”南朝 梁简文帝《招真馆碑》:“开阳 木飞,材选海檀。”
37、[
春阳]chūn yáng
1.阳春。
2.春天的阳光。
3.喻帝王的恩泽。
38、[
斜阳]xié yáng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39、[
山阳]shān yáng
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
40、[
江阳]jiāng yáng
江的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