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中華語文大辭典
霹霹ㄆ丨pī參見【霹靂】。
霹-漢語大字典
霹
霹pī 《廣韻》普擊切,入錫滂。
(1)〔霹靂〕也作“辟歷”。1.疾雷。也单用作“霹”。遼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卷十:“霹靂,《字書》云:‘迅雷也。’”《集韻·錫韻》:“霹靂,雷之急激者。”《文選·揚雄〈羽獵賦〉》:“霹靂烈缺,吐火施鞭。”李善注引應劭曰:“霹靂,雷也。”按:《漢書·揚雄傳上》作“辟歷”。唐王維《老將行》:“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太平天國詔》:“兵帥所臨,震如當空之霹。”鲁迅《故事新编·出关》:“庚桑楚大吃一惊,好像遇着了晴天的霹雳。”2.雷神名。《古今韻會舉要·陌韻》:“霹靂,雷神名。”3.古星名。《星經》卷下:“霹靂五星在雲雨北,主天威擊擘萬物。”4.地名。也作“吡叻”(Perak)。马来西亚西北部一州。
(2)雷电轰击。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雷霆霹長松,骨大却生筋。”明鄭之珍《目蓮救母勸善戯文卷中·遣將擒猿》:“天雷霹汝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