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u
1、[
撒溲]sā sōu
小便。
2、[
溲浡]sōu bó
见“溲勃”。
3、[
解溲]jiě sōu
排泄大小便。
4、[
大溲]dà sōu
大便。
5、[
匽溲]yǎn sōu
指厕所。
6、[
溲面]sōu miàn
以水和面。
7、[
溲器]sōu qì
尿器。
8、[
溲恶]sōu è
小便与大便。
9、[
溲溲]sōu sōu
象声词。
10、[
溲血]sōu xuè
尿血;便血。
11、[
前溲]qián sōu
小便。
12、[
少溲]shǎo sōu
小便。
13、[
溲麪]sōu miàn
以水和面。宋 苏轼《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请浮卵椀槐芽饼”王十朋 注:“子仁 曰:‘槐芽饼,即叙所谓槐叶冷淘也,盖取槐叶汁溲麪作饼,即鲜碧色也。’”麪,一本作“麵”。
14、[
溲刷]sōu shuā
犹冲刷。
15、[
溲酒]sōu jiǔ
即醙酒。陈白酒。
16、[
溲话]sōu huà
指过时不顶用的老话。
17、[
溲勃]sōu bó
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
2.指尿,小便。
18、[
溲箕]sōu jī
竹编的淘米用具。
19、[
溲便]sōu biàn
1.解小便。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或濯脚於稠众,或溲便於人前。”《魏书·苻生传》:“常从舆上溲便,輦者谓之天雨。”
2.尿,小便。《后汉书·张湛传》:“湛 至朝堂,遗失溲便。”李贤 注:“溲,小便也。”《南史·臧质传》:“二十八年正月,太武 自 广陵 北返,悉力攻 盱眙,就 质 求酒。质 封溲便与之,太武 怒甚。”
20、[
溲膏]sōu gāo
排泄膏状小便。今称乳糜尿。
21、[
泡溲]pào sōu
盛貌。
22、[
糔溲]xiǔ sōu
用水调和粉面。
23、[
起溲]qǐ sōu
一种使面发酵的方法;亦指用这种发酵法制成的面食。
24、[
遗溲]yí sōu
1.小便失禁。
2.排泄的小便。
25、[
偃溲]yǎn sōu
1.在厕所大小便。
2.指厕所。
26、[
溲赤]sōu chì
指小便短赤。
27、[
溺溲]nì sōu
撒尿。
28、[
小溲]xiǎo sōu
排尿。
29、[
溲溺]sōu nì
1.解小便。
2.尿;粪便。
30、[
前后溲]qián hòu sōu
小便与大便。
31、[
水溲饼]shuǐ sōu bǐng
以水和面制成的饼。
32、[
牛溲马勃]niú sōu mǎ bó
比喻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子)。马勃:马屁勃,一种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