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é
1、[
有鬲]yǒu gé
古国名。有,词头。夏 代为 鬲国,又称 有鬲氏。故址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附近。有穷 国君 后羿 灭 夏帝相,寒浞 又诈取 羿 之位。夏 臣 靡 奔 有鬲氏,收集遗民,灭 浞,立 少康,夏 室中兴。见《左传·襄公四年》。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初,夏 之遗臣曰 靡,事 羿。羿 死,逃奔 有鬲氏。收 斟寻 二国餘烬,杀 寒浞 而立 少康,灭 奡 於 过。后杼 灭 豷 於 戈,有穷 遂亡。”
2、[
鼎鬲]dǐng gé
鼎与鬲。泛指煮器。
3、[
人鬲]rén gé
中国 古代奴隶社会对家内奴隶和生产奴隶的统称。
4、[
鬲绝]gé jué
隔断。鬲,通“隔”。
5、[
毁鬲]huǐ gé
毁谤离间。
6、[
鬲如]gé rú
上小下大貌。如,助词。
7、[
鬲塞]gé sāi
阻塞;隔断。鬲,通“隔”。
8、[
灰鬲]huī gé
旧时墓穴内加固用的灰泥构筑。
9、[
肝鬲]gān gé
亦作“肝膈”。犹肺腑。比喻内心。
10、[
釜鬲]fǔ gé
泛指炊器。鬲,陶制。圆口,三空心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之 韩 魏,遇夺釜鬲於涂。”裴駰 集解:“《尔雅》曰:‘款足者谓之鬲。’郭璞 曰:‘鼎曲脚。’”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清 唐甄《潜书·善施》:“必釜鬲之约,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
11、[
鬲要]gé yào
膈腰。鬲,通“膈”;要,腰本字。指心胸。
12、[
铛鬲]chēng gé
一种古代炊器。
13、[
翼鬲]yì gé
同“翼翮”。章炳麟《訄书·官统下》:“震来虩虩,无丧翼鬲。”
14、[
鬲津]gé jīn
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现已淤塞)。
15、[
鬲山]gé shān
山名。相传为 夏桀 的死地。
16、[
鬲絶]gé jué
隔断。鬲,通"隔"。
17、[
重鬲]zhòng gé
古代丧礼中用以悬在重木(暂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说鬲用二,故称。
18、[
鬲子]gé zǐ
格子。鬲,通“隔”。
19、[
焦鬲]jiāo gé
中医指三焦与膈膜。
20、[
否鬲]pǐ gé
见“否隔”。
21、[
鬲蔽]gé bì
阻隔;蔽障。鬲,通“隔”。
22、[
鬲肝]gé gān
膈和肝。喻至交。鬲,通“膈”。
23、[
平鬲]píng gé
谓车两旁之上高出于轼的平木。
24、[
鬲昆]gé kūn
秦 时北方小国名。在 匈奴 北,汉 初为 匈奴 所灭。
25、[
痞鬲]pǐ gé
见“痞隔”。
26、[
襟鬲]jīn gé
胸襟。
27、[
瓦鬲]wǎ gé
古代陶制的炊器。三足,形似鼎而无耳。
28、[
关鬲]guān gé
1.同“关格”。汉 桓宽《盐铁论·箴石》:“今欲下箴石,通关鬲,则恐有 盛 胡 之累,怀箴橐艾,则被不工之名。”宋 秦观《治势下》:“天下之势犹一人之身,缓而救之以猛,犹关鬲不通而涌泄之也。”
2.关膈。亦指胸腹之间。唐 杜甫《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诗:“衰年关鬲冷,味煖復无忧。”
29、[
胸鬲]xiōng gé
见“胸膈”。
30、[
鬲咽]gé yān
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通“隔”。
31、[
鬲闭]gé bì
隔绝不通。鬲,通“隔”。
32、[
鬲并]gé bìng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
33、[
鬲氏]gé shì
古国名。即 鬲国。
34、[
鬲指声]gé zhǐ shēng
即隔指声。鬲,通“隔”。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故称。
35、[
气鬲病]qì gé bìng
气聚于胸膈之病。
36、[
胶鬲之困]jiāo gé zhī kùn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后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