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薛综传》: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
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此事不论有无,你一朝之忿发之甚易,女儿终身之忧,当之实难。
清-侯方域--《任源邃传》:兄元祥尝为无赖子所侮,愤曰:“我即出而仕,宁不能为若所为耶?”源邃目止元祥,既而谓曰:“一朝之忿,终身之耻,失言矣!”元祥改容谢焉。
北宋-司马光等-七-《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司马光日)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六六·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四日乙米》:汉高帝平城之耻,吕太后嫚书之辱,岂不能一战,终不肯以一朝之忿,遗子孙数世之忧,宁含垢忍耻,置之度外而不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