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根的皮,中医入药,有清热、活血等作用。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丹皮明显抑制实验动物的多种炎症反应,尤以大剂量作用显著;2、结论:对丹皮酚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和广泛,为丹皮酚制剂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3、牡丹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宽度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观赏牡丹、苗木生产、盆花生产、盆景生产和丹皮生产五个方面。4、丹皮酚既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也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5、结论川芎丹皮合剂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6、首先,利用硅胶柱及TLC法分离了丹皮中的各种活性物质,并对丹皮酚作了红外光谱鉴定。7、目的研究丹皮酚、山楂黄酮不同剂量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固醇(TC)的影响,为优化配伍提供依据。8、本实验采用高纯度的丹皮酚和丹皮酚白芨多糖包合物对葡萄果实进行保鲜作用的比较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9、药理试验证实丹皮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10、目的:研究丹皮酚复乳的最佳处方及最佳制备工艺。11、结论研究丹皮酚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但丹皮酚小剂量作用弱。13、目的:探讨去甲丹皮酚对正己烷所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丹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丹皮ㄉㄢ ㄆㄧˊdān pí牡丹根的皮,可入藥,有清熱、活血等作用。
牡丹皮-中药大典
牡丹皮
牡丹皮
Cortex Moutan
(英)Tree Peony Bark
别名 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洛阳花。
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达10cm,3裂近中部,裂片上产3浅裂或不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不等2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下面有白粉,中脉有疏毛或近无毛。花单生枝顶,萼片5;花瓣5,或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倒卵形,先端常2浅裂;雄蕊多数;花盘杯状,红紫色,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密生柔和。骨朵果卵形,密生褐黄色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全国广为栽培。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
采制 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 0.5~1.2cm。外表面褐色或黄褐色,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显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脆,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化学成分 含牡丹皮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paeonol)、芍药甙(paeoniflorin)、羟基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及挥发油。
性味 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