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姚思廉-三三-《梁书·王筠传》:(自序云)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警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八·四·动箴》: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幼有嘉表,克岐克嶷,不见异物,习与性成。
明-王廷相--《慎言·保傅》:习与性成,不骄淫狂荡,则鄙亵惰慢。
近代-蔡东藩-第一一回-《宋史演义》:太祖瞧着,语左右道:“𬬮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至灭亡? ”
唐-房玄龄等--《晋书·虞溥传》: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积善则习与性成。
宋-苏轼--《扬州谢到任表》:盖以鱼鸟之质,老于江湖之间,习与性成,乐居其旧,天从民欲,许择所安。
清-魏秀仁-二五回-《花月痕》:嗟乎!一介弱女,落在驵侩之手,习与性成,恐已无可救药。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导传》: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后裁之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