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三士-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二桃三士
【出典】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晏子入见公曰: ‘……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 ‘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 ‘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返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 ‘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释义】 后人用此典故比喻用智谋借刀杀人。
【例句】 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傲。(张可久[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作者用这一典故说明仕途中处处有陷阱,不如退隐。
二桃三士-中华成语大词典
二桃三士
【拼音】:èr táo sān shì
解释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示例
迟暮仍为《梁甫吟》,~费沉吟。 ★潘飞声《秋感》诗
近义词
二桃杀三士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借刀杀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