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寒朗传》: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
近代-梁启超--《李鸿章传》:兄抚膺衰疾,蒿目艰虞,独居深念,仰屋窃叹,亦思竭囊底之智,以助局外之谈。
唐-李绛--《奏事上怒旋激赏事》:陛下不以臣愚昧,使处腹心之地,岂可见事亏圣德,致损清时,而惜身不言,仰屋窃叹,是臣负陛下也。
明-于慎行--《穀山笔麈·一-·筹边·九》:以此御难,何以为国?可为仰屋窃叹者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