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六二·中原群盗传·总论》:而乃摧陷虽多,廓清难奏者,则以分阃之事权不一,前门拒虎,而后门进狼,行间之款附非真,豺声已改,而鹰眼不化也。
当代-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于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
现代-郭沫若-第二篇二-《反正前后》: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明-朱之瑜--《汉唐宦官论》:唐患藩镇之悖逆,借口军将遥执朝权,而矫之观军容、监军、枢密、左右神策中尉,卒之所以亡唐者,宦官也。故谚有之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兹则前门逐狐而后门进虎矣。
清-尤侗-卷三-《看鉴偶评》:辅国诛而程元振进矣,元振放而鱼朝恩进矣。前门拒虎,后门进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