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

艺空字典 > 和羹

和羹的拼音

hé gēng

和羹的同音词

拼音为hé的汉字
拼音为gēng的汉字
拼音为he的汉字
拼音为geng的汉字

和羹的基础解释

为羹汤调味。《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原指盐多则咸,梅多则酸,盐梅适当,就成和羹。后用以比喻大臣辅佐帝王综理朝政。

和羹的详细解释

  1. 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 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和羹的按字解释

和羹的词典解释

和羹-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和羹
【出典】 《尚书·商书·说命下》:“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释义】 和羹,用多种调味品制成的羹汤。《说命》中殷王武丁对于宰相傅说说:比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后遂用以咏宰相治国或咏梅。
【例句】 ①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曾巩《赏南枝》[暮冬天地闭]199)此词咏梅,故用“和羹”典,以见其不同于群卉之处。②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晁端礼《水龙吟》[夜来深雪前村路]419)这首词咏梅,故用“和羹”典。③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刘弇《宝鼎现》[浓阴堆积]451)这首词咏梅花,最后点明梅子长成果实后的作用,即可以和羹止渴。④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朱淑真《念奴娇·催雪》1407)这首词虽为“催雪”,上面既涉及“陇首寒梅”下又以“盐”喻雪,故用“和羹”典。意为天公下雪仿佛“和羹”时往鼎中撒盐。⑤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赵长卿《念奴娇·落梅》1782)这首词咏梅花,故用“和羹”典。词中以梅的浮花浪蕊喻风尘女子,以梅子喻从良而成正果。⑥暗香销尽,和羹心事谁表。(赵长卿《念奴娇·梅》1783)这首词咏梅花,最后写到花落梅子结实,故用“和羹”典。⑦止渴事,风烟邈。和羹事,风波恶。想禽翠啁哳,笑他都错。(吴潜《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2756)这里用“和羹”典,语意双关,一方面切题面之咏梅;一方面指辅佐国君,担任宰辅的职务。⑧此计非迟暮,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陈允平《瑞龙吟·寿吴丞相》3109)这里“和羹”指担任丞相职务。⑨酌公菊水来称寿,期公梅实去和羹。(留晚香《最高楼·寿梅屋儒学谭提举。九月十九》3585)这里用“和羹”典,语意双关。一方面切“谭提举”之别号“梅屋”,另一方面也期望谭氏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⑩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杨守《八声甘州·寿萧帅参》3585)这里用“和羹”典意在祝福萧氏能出任宰辅之职。

和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和羹ㄏㄜˊ ㄍㄥhé gēng①五味調和的羹湯。《書經.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②比喻良相賢臣輔佐國君處理朝政。唐.張說〈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和羹的引证

和羹的成语故事

和羹的例句

和羹的成语接龙

和羹的组词

和羹的近义词

和羹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和羹的反义词 和羹的近义词 和羹的同音词 瓶罂 芼羹 盘游饭 台铉 勺药 进饍 房烝 宫宰 和羹的和是什么意思 和羹的羹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和羹的词语
  • 和能组什么词
  • 和能组什么词语
  • 和可以组什么词
  • 和可以组什么词语
  • 和字可以组什么词
  • 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和字能组什么词
  • 和字能组什么词语
  • 和字开头的成语
  • 和字结尾的成语
  • 羹能组什么词
  • 羹能组什么词语
  • 羹可以组什么词
  • 羹可以组什么词语
  • 羹字可以组什么词
  • 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羹字能组什么词
  • 羹字能组什么词语
  • 羹字开头的成语
  • 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