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廟-辞源3
【哭廟】㊀在祖廟中哭奠。魏書 禮志三:“是年(太和十五年)高麗王死,十二月詔曰:‘……古者同姓哭廟,異姓隨其方,皆有服制。’”唐 杜甫 杜工部詩十二 壯遊:“哭廟灰燼中,鼻酸朝 未央。”宋 尹洙 注:“時天子收復京師,先素服哭廟,而後受朝。”㊁古代帝后之喪,地方官吏士紳,到 萬壽宮或廟宇哭奠,叫哭廟。明史二八四 孔希學傳附 孔弘泰:“素服哭廟,蔬食百日。”
哭廟記略-辞源3
【哭廟記略】書名。無作者姓名。内容記 清初 吳縣縣令 任維新徵糧虐民,貪汙肥己,適值 順治死,諸生 倪用賓等,於哭廟時,向巡撫 朱國治遞送揭帖。朱以與 任維新有勾連,恐事發波及,遂以諸生乘皇帝死,聚衆倡亂之罪,逮捕 倪用賓株連 顧予咸 金人瑞等十一人,皆處斬刑,是 清初的 江南大冤獄之一。參閲 清 馮桂芬(同治)蘇州府志一四八 雜記五、清 顧師軾 吳梅村先生年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