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三》:善男信女,各得开悟。
后秦-鸠摩罗什--《〈金刚经〉六译疏记》:善男信女有二义,一以人称……一以法喻。
元-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大家却去诵弥陀,诵弥陀,善男信女笑呵呵。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在剃得精光的囟门上,放上两排艾绒,同时烧起来,我看是总不免要叫痛的,这时善男信女,多数参加,实在不大雅观,也失了我做师弟的体面。
现代-姚雪垠-第一卷第十六章-《李自成》:尽管各地都有灾荒,而河南的灾荒十分严重,但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朝拜金顶的仍然在老河口、石花街和草店的大道上络绎不绝。
清-曹雪芹-第二五回-《红楼梦》:若有善男信女虔心供奉者,可以永保儿孙康宁。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拒客》:释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师,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来礼佛者,有来布施者,从无拒客之礼。
明-凌濛初-卷二八-《初刻拍案惊奇》:一灵真性,自去拣那善男信女、有德有福的人家,好处投生不题。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刘智庙》:况天下之善男信女,施舍千万,以开创庙宇,至今冥没无闻者,亦不知凡几。
现代-郁达夫-四-《迷羊》:壁龛的佛像前头,还有几对小蜡烛和线香烧着,大约是刚由本地的善男信女们烧过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