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ō
1、[
山坡]shān pō
山顶与平地之间的倾斜面。
2、[
土坡]tǔ pō
比地面高的斜土坡儿。
3、[
下坡]xià pō
山坡的下面。
4、[
坡地]pō dì
山坡上倾斜的田地。
5、[
上坡]shàng pō
1.向上的坡。
2.由低处向高处运动的。
6、[
坡度]pō dù
斜坡起止点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如起止点的高度差为12米,水平距离为1000米,坡度是0.012。
7、[
滑坡]huá pō
1.指地表斜坡上大量的土石整体下滑的自然现象。对建筑物、公路、铁路、农田、森林会造成很大破坏。
2.比喻下降;走下坡路:质量~。经营不善,旅游业出现~。
8、[
陡坡]dǒu pō
和水平面所成角度大的地面;坡度大的坡。
9、[
东坡]dōng pō
1.东边坡地。唐 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唐 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宋 苏轼《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因以“东坡”为其别称。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六一 语;若此者,温公 语;若此者,东坡 语;若此者,山谷 语;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明 王鏊《震泽长语·文章》:“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清 吴汝纶《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而 海峰 近 东坡。”参见“东坡居士”。
10、[
坡道]pō dào
有一定坡度的道路。
11、[
斜坡]xié pō
高度逐渐降低的地面。
12、[
护坡]hù pō
在路基、堤坝及河渠等处的坡面上,用石块、水泥或草皮等修建的斜坡防护层。
13、[
退坡]tuì pō
比喻意志衰退,或因工作中遭到困难而后退:~思想。
14、[
缓坡]huǎn pō
和水平面所成角度小的地面;坡度小的坡。
15、[
阳坡]yáng pō
1.南侧的山坡--主要用于中国的山脉。
2.白天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山坡--主要用于阿尔卑斯山脉。
16、[
脱坡]tuō pō
堤坝等水工建筑物的斜坡被水冲塌。
17、[
阴坡]yīn pō
不向阳的山坡。
18、[
堤坡]dī pō
词语解释◎ 堤坡 堤两侧的倾斜成坡部分
19、[
横坡]héng pō
指的是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
20、[
大坡]dà pō
1.唐代谏议大夫的别称。
2.指苏轼。
21、[
跑坡]pǎo pō
从山上滑下来。
22、[
坡壠]pō lǒng
犹丘陵。宋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登高回首坡壠隔,但见乌帽出復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一城之势,此地最高,如龟昂首状。楼之外即是坡壠,绵延无濠堑。”
23、[
坡陀]pō tuó
同陂陀。
24、[
坡野]pō yě
田野;野外。柳杞《好年胜景》:“山路明晃晃地爬过山口,穿过坡野人家和丛林,伸向远处山水连绵的迷人的景物中去。”柳杞《好年胜景》:“四喜 拼命向一户坡野人家跑。”
25、[
阶坡]jiē pō
台阶。
26、[
坡潁]pō yǐng
苏轼,号 东坡居士;苏辙,号 颍滨遗老。故以“坡潁”为他们兄弟俩的并称。清 赵翼《题杨斐园研堂长卷》诗:“会与纱縠卷中鱼肤碧,坡 潁 二老名同高。”
27、[
赵坡]zhào pō
古代名茶的一种。因产于 赵坡(今属 四川省 广汉市)而得名。《宋史·食货志下六》:“蜀 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 广汉 之赵坡,合州 之水南,峨眉 之白牙,雅安 之蒙顶,土人亦珍之。”宋 陆游《晚过保福》诗:“茶试赵坡如泼乳,芋来 犀浦 可专车。”
28、[
坡老]pō lǎo
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29、[
坡撇]pō piě
称妓女的假母。
30、[
坡仙]pō xiān
宋 苏轼 号 东坡居士,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31、[
谏坡]jiàn pō
谏议大夫。
32、[
注坡]zhù pō
谓从斜坡上急驰而下。
33、[
銮坡]luán pō
唐德宗 时,尝移学士院于 金銮殿 旁的 金銮坡 上,后遂以 銮坡 为翰林院的别称。
34、[
坡田]pō tián
坡地。
35、[
坡垄]pō lǒng
犹丘陵。
36、[
溜坡]liū pō
滑坡。
37、[
坡颍]pō yǐng
苏轼,号 东坡居士;苏辙,号 颍滨遗老。故以“坡潁”为他们兄弟俩的并称。
38、[
跌坡]diē pō
塌陷的坡岸。
39、[
漫坡]màn pō
较缓的斜坡。
40、[
坡土]pō tǔ
山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