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中華語文大辭典
塗鴉涂鸦ㄊㄨˊ 丨ㄚtúyā1.語本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後用「塗鴉」比喻字或詩文隨意書寫或謙稱寫得幼稚拙劣。[例]信筆~|~之作,不登大雅。2.特指在公共設施、私有場所或牆面上的人為標記,可以是圖畫,也可以是文字。未經許可的塗鴉一般屬違法行為。
塗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塗鴉ㄊㄨˊ ㄧㄚtú yā①幼兒不懂事,亂塗詩書,墨色如鴉。語本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計,塗抹詩書如老鴉。」形容毛筆字的拙劣。亦用以謙稱自己的作文寫字、繪畫或書法方面的拙劣,技巧不成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小子初學塗鴉,勿以友故,行輩視之也。」《鏡花緣.第二二回》:「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代鴻儒,尚卻勉強塗鴉,以求指教,豈肯自暴自棄。」②寫作或繪畫。如:「當初只是隨便塗鴉,沒想到會被報社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