塧-康熙字典
塧
【備考】【丑集】【土字部】 塧
★【篇海類編】烏戒切,音隘。險隘。◎按卽隘字之譌。
塧-中華大字典
1、塧讀音:烏戒切,音隘,卦韻。釋文:險隘。見《篇海類編》。〔康熙字典云。隘譌字〕。
2、隘讀音:烏懈切,音䅬,卦韻。釋文:
❶纴篆文。从阜益。見《說文岪部》。《段注》:篆、各本作籒。今正。纴。籒文也。~、小篆也。先籒而後篆者。爲其字之从㒳譽也。
❷狹也。《禮記禮器》:君子以爲~矣。
❸急也。見《玉篇》。
❹小也。《左昭三年傳》:湫~囂塵。
❺險也。《文選張衡賦》:不恃~害。
❻窮也。《荀子禮論》:不致於~懾傷生。
❼疾惡太甚。無所容也。見〔文選注引孟子伯夷~綦母邃注〕。
❽關~。關塞之阻也。《齊書州郡志》:有三關之~。
❾狷~。量褊也。《南史劉湛傳》:性甚狷~。
❿困~。艱苦也。《新序雜事》:此言常思困~之時。必不驕矣。
3、隘讀音:乙革切,音阨,陌韻。釋文:
❶止也。《國策楚策》: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之。
❷隔絕之也。《國策東周策》:三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