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刑-辞源3
【墨刑】古代五刑之一,以治輕罪者。在被刑者額上刺字,染上黑色以作標志。卽黥刑。書 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傳:“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
墨刑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五刑之一。又稱黥(qìng情)。即在犯人的額、頰、手臂等處刺字,然後塗上墨,作為懲罰。一般用於輕罪。此法始於上古,清末始徹底廢除。《尚書·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孔穎達傳:“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宋史·刑法志》:“淳熙八年,詔:‘自今強盜抵死特貸命之人,並於額上刺強盜二字,餘字分刺兩頰。’”《明史·刑法志》:“竊盜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三犯,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