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壅滯ㄩㄥ ㄓˋyōng zhì①壅塞不通。《晉書.卷六六.陶侃傳》:「筆翰如流,未嘗壅滯。」《鏡花緣.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無壅滯,自然不至為患了。」也作「壅塞」。②抑鬱不得志。《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故下土無壅滯之士,國朝無專貴之人。」
壅滯-辞源3
【壅滯】㊀阻滯,不流暢。漢 應劭 風俗通七 窮通:“詩美‘滔滔 江 漢,南北之紀’,然時有壅滯。”晉書 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㊁屈抑不得志。後漢書四九 仲長統傳 損益:“故下土無壅滯之士,國朝無專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