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年男子。《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孔颖达 疏:“年老之妇得其彊壮士夫。”
2.通称男子。金 元好问《聂孝女墓铭》:“以子则孝,以妇则义。以断则勇,以守则智。於今之人,麟凤之瑞。莫靳者名,天曰美器。不於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并志予媿。”
3.士大夫;读书人。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謫於妻子,外蒙讥於士夫。”汪继培 笺:“士夫,谓士大夫。”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至於荷艷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於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元 曾瑞《醉太平·失题》曲:“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 外过 西湖,写新诗弔古。”明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近日士夫,争学 杜 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当有预备》:“夫以今日之局,较诸三年以前国家有大得失士夫皆熟视无覩时,岂不谓之大有进步?”
士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士夫ㄕˋ ㄈㄨshì fū①年輕男子。《易經.大過卦》:「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②士大夫階層的人。漢.王符《潛夫論.交際》:「內見謫於妻子,外蒙譏於士夫。」《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聞得眾人有言,恐怕不穩,又去揭債,央本縣顯要士夫,寫書囑托知縣相公。」③文人。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一四》:「近日士夫,爭學杜詩,不知讀書果曾破萬卷乎?」④男子的通稱。金.元好問〈聶孝女墓銘〉:「不於士夫,一女之畀。銘以表之。」
士夫-汉语大词典
士夫1.青年男子。
●《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孔颖达疏:“年老之妇得其彊壮士夫。”
2.通称男子。
●金元好问《聂孝女墓铭》:“以子则孝,以妇则义。以断则勇,以守则智。于今之人,麟凤之瑞。莫靳者名,天曰美器。不于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并志予媿。”
3.士大夫;读书人。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谪于妻子,外蒙讥于士夫。”
●汪继培笺:“士夫,谓士大夫。”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
●元曾瑞《醉太平·失题》曲:“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近日士夫,争学杜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当有预备》:“夫以今日之局,较诸三年以前国家有大得失士夫皆熟视无睹时,岂不谓之大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