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女兒節ㄋㄩˇ ㄦˊ ㄐㄧㄝˊnǚ ér jié明清時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未婚少女皆梳妝打扮,頭簪石榴花;已婚婦女亦歸寧回家看父母,稱為「女兒節」。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城東內外.春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端陽》:「飾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
女兒節-辞源3
【女兒節】明 清時,京城習俗,每年農曆五月一日到五日,青年女子梳妝打扮,頭插石榴花;已婚婦女亦各回娘家看望,稱女兒節。又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娘家接女兒回來吃花糕,也叫女兒節。見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二 春場、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 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