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女閭ㄋㄩˇ ㄌㄩˊnǚ lǘ古時設於宮中的淫邪場所。《戰國策.東周策》:「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後比喻妓女聚居的地方。《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雖門市之遊,豪客不廢,然女閭之遺,正人恥言,不得不謂之邪色。」也作「婦閭」。
女閭-辞源3
【女閭】也作“婦閭”。戰國策 東周:“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韓非子 難二:“昔者 桓公宮中二市,婦閭二百。”閭,里巷中的門。女閭,本謂在宮中爲門爲市,使婦女聚居,以便行商。後以指娼妓聚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