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中指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由于MSW的高压缩性,初始孔隙比不同对试样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大。2、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含水率和孔隙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影响无粘性粗颗粒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孔隙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4、泥浆颗粒分布、密度、含水率、孔隙比均呈现出分层特性;5、引入骨架孔隙比的概念,用来判断膨润土与砂混合物中砂骨架是否形成,得出影响混合物压缩特性的决定因素。6、研究结果发现:动剪切模量随周围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少。7、建立了初始切线模量与围压、超固结比、初始孔隙比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三轴试验进行验证。8、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分析,阐述了垃圾体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规律。9、研究表明草炭土具有高天然孔隙比、高含水率、高压缩性和低抗剪强度等性质。10、随着围压的增大,白垩孔隙比和油渗透性都随之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压敏效应;11、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显著等不利的工程性质。12、提出一个强夯中土体被夯实的全过程模型,讨论了两个极限孔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