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艺空字典 > 山豆根

山豆根的拼音

shān dòu gēn

山豆根的同音词

拼音为shān的汉字
拼音为dòu的汉字
拼音为gēn的汉字
拼音为shan的汉字
拼音为dou的汉字
拼音为gen的汉字

山豆根的基础解释

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山豆根的详细解释

  1. 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山豆根的按字解释

山豆根的词典解释

山豆根-简明中药大全

山豆根『清热解毒药』
【性味】苦,寒
【归经】肺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散肿:咽喉肿痛(清凉散);痈肿;癌瘤
【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

山豆根-

山豆根
目录
“山豆根”在《中国药典》
“山豆根”在《*辞典》
《中国药典》:山豆根
【拼音名】
Shān Dòu Gēn
【英文名】
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
【别名】
广豆根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10数列细胞。皮层外侧的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皮层与韧皮部均散有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1~8列细胞;导管类圆形,大多单个散在,或2至数个相聚,有的含黄棕色物;木纤维成束散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含方晶。(2) 取本品粗粉约0.5g,加氯仿10ml,浓氨试液0.2ml ,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2μl,对照品溶液4~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斑点。
【炮制】
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用法用量】
3~6g。
【贮藏】
置干燥处。
【备注】
治咽喉肿痛属于热毒者,常配合射干、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同用。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肺热心悸。
【摘录】
《中国药典》
《*辞典》:山豆根
【出处】
《开宝本草》
【拼音名】
Shān Dòu Gēn
【别名】
山大豆根、黄结(《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主要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广豆根,又名:柔枝槐。灌木,直立或近平卧,高1~2米。根通常2~5条,圆柱形,黄褐色。茎圆柱形,表面具沟槽,密被短柔毛,茎上部常作之字形弯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7,长(团状卵形或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1小叶较大,多为椭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被短毛,下面灰棕色,密被灰棕色短柔毛;小叶柄短,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厘米,密被短毛;花萼阔钟状,外被稀毛,顶端有5个三角状的短齿;蝶形花冠黄白色;雄蕊10,花药背着,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圆柱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簇生长柔毛。荚果紫黑色,串珠状。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于石山脚下,或岩缝中。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西。
【性状】
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36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可见环状形成层,中心无髓。气微弱,味极苦。以粗壮块大、粉多者为佳。
【炮制】
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③《本草正》:味大苦,大寒。
【归经】
《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本草图经》:含以解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注意】
脾胃虚寒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附方】
①治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②治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外科痔:山豆根,水研服。⒁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山豆根,水研敷。(⑨方以下出《备急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宫颈糜烂将山豆根(品种未详,下同)研成细粉,高压消毒。先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山豆根粉涂宫颈糜烂处,1~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320例,一疗程后痊愈156例,好转94例,无效70例,有效率为78.1%。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山豆根5钱,大青叶2两,生甘草5钱,加4倍量的水浸渍半天,煎两次,滤液合并,一日四次分服。治疗12例,痊愈11例;无效1例。据观察,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1.6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多在3~5天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另据临床研究,山豆根曾经用于多种癌症,但其疗效尚难肯定。
【备注】
商品山豆根,除上述主要的广豆根外,应用较广的尚有下列数种:①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使用于东北、华北及山西、山东、青海、甘肃等地(参见蝙蝠葛及蝙蝠葛根条)。②土豆根为豆科植物华东木蓝、多花木蓝、宜昌木蓝、苏木蓝、陕西木蓝、花木蓝的根及根茎,使用于江苏、湖北、河南、甘肃、陕西等地。药材性状: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有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有时分歧。略弯曲,长15~50厘米,直径4~10毫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横长的皮孔及纵皱纹,偶有横裂,有时栓皮呈鳞片状剥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纤维状,中心无髓。气微弱,味苦。③云豆根为豆科植物卷圈野扁豆的根和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使用于云南地区。
【摘录】
《*辞典》

山豆根的引证

山豆根的成语故事

山豆根的例句

shān dòu gēn

1、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

山豆根的成语接龙

山豆根的组词

山豆根的近义词

山豆根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山豆根的反义词 山豆根的近义词 山豆根的同音词 射干 山栀 仙鹤草 玄参 吴茱萸 黄芩 藁本 苦参 山豆根的山是什么意思 山豆根的豆是什么意思 山豆根的根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山豆的词语
  • 山能组什么词
  • 山能组什么词语
  • 山可以组什么词
  • 山可以组什么词语
  • 山字可以组什么词
  • 山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山字能组什么词
  • 山字能组什么词语
  • 山字开头的成语
  • 山字结尾的成语
  • 豆能组什么词
  • 豆能组什么词语
  • 豆可以组什么词
  • 豆可以组什么词语
  • 豆字可以组什么词
  • 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豆字能组什么词
  • 豆字能组什么词语
  • 豆字开头的成语
  • 豆字结尾的成语
  • 根能组什么词
  • 根能组什么词语
  • 根可以组什么词
  • 根可以组什么词语
  • 根字可以组什么词
  • 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根字能组什么词
  • 根字能组什么词语
  • 根字开头的成语
  • 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