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中国神话大词典
巴蛇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按:《海内经》云:“有巴遂山,渑水出焉。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即巴蛇也。《说文》十四云:“(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蛇),象形。”《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亦谓此。《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二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巴陵,今在鄂州蒲圻县界。《江记》言,羿屠巴蛇于洞庭,积其骨为陵。《淮南子》曰,斩蛇于洞庭。今巴蛇冢在州院厅侧,巍然而高,草木丛翳。兼有巴蛇庙,在岳阳门内,太守欧颖废之。”又云:“象骨山。《山海经》云:‘巴蛇吞象。’暴其骨于此山湖旁,谓之象骨港。”皆巴蛇神话之异闻。
巴蛇-汉语大词典
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晋左思《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
●宁调元《燕京杂诗》:“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