怋-中華語文大辭典
怋1ㄇ丨ㄣˊmín〈書〉亂。怋2ㄇㄣˊmén1.〈書〉悶。2.〈書〉不明。
怋-中華大字典
1、怋讀音:彌鄰切,音民,眞韻。釋文:亂也。見《廣韻》:
2、怋讀音:謨奔切,音門,元韻。釋文:
❶悶也。見《玉篇》。
❷不明也。見《玉篇》。
3、惛讀音:呼昆切,音昏,元韻。弭盡切,音泯,軫韻。釋文:
❶不憭也。見《說文》。
〔按不憭、謂心不明〕。
❷昏意也。《莊子知北遊》:~然若亡而存。
❸亂也。《大戴記曾子立事》:怒之而觀其不~也。
❹~~。專默精誠也。《荀子勸學》: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注〕:冥冥~~。皆專默精誠之謂。
〔又〕:悶瞀也。《楚辭九辨》:忳~~而愁約。
〔注〕:憂心悶瞀。自約束也。
4、惛讀音:虎本切,音鳉,阮韻。釋文:~懣。忽疾貌。見《韻會小補》。
5、惛讀音:莫困切,音悶,願韻。釋文:同悶。《呂覽本生》:上爲天子而不驕。下爲匹夫而不~。
〔注〕:~讀憂悶之悶。
6、惛讀音:呼困切,音焝,願韻。釋文:微暗貌。《管子四時》:五漫漫。六~~。孰知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