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羊頭賣狗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懸羊頭賣狗肉ㄒㄩㄢˊ ㄧㄤˊ ㄊㄡˊ ㄇㄞˋ ㄍㄡˇ ㄖㄡˋxuán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比喻表裡不一,欺騙矇混。《五燈會元.卷一六.元豐清滿禪師》:「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範。」《晏子春秋》另有「懸牛首賣馬肉」之說。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也稱為「掛羊頭賣狗肉」、「掛羊頭煮狗肉」、「羊頭狗肉」。
懸羊頭賣狗肉-辞源3
【懸羊頭賣狗肉】比喻用招牌騙人,名實不符。晏子春秋 靈公好婦人:“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内也。”後漢書 百官志三尚書令史 注:“懸牛頭,賣馬脯。”後改“牛首”爲“羊頭”,“馬肉”爲“狗肉”。續景德傳燈錄三一 曇華禪師:“從此卸却干戈,隨分著衣喫飯;二十年來坐曲彔床,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今俗作“掛羊頭賣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