戣-中華語文大辭典
戣ㄎㄨㄟˊkuí〈書〉古代一種形狀像戟的兵器。[例]一人冕,執~,立于東垂(《書經‧顧命》)。
戣-中華大字典
1、戣讀音:渠龜切,音逵,支韻。釋文:
❶周制。侍臣執~立於東蔇。兵也。見《說文》。《段注》:見書顧命。某氏傳曰。~、瞿、皆戟屬。鄭云、~、瞿、蓋今三鋒矛。王肅則曰。皆平器之名。許不言何兵。略同子雍也。
❸人名。〔韓愈誌銘〕:孔子之後三十八世有孫曰~。字君嚴。
2、戣讀音:求位切,音匱,寘韻。釋文:兵也。見《字林》。
3、鍨讀音:渠龜切,音馗,支韻。求位切,音匱,寘韻。釋文:戣或字。《集韻》:戣。兵也。或从金。
4、闋讀音:傾雪切,音缺,古穴切,音玦,屑韻。釋文:
❶事已閉門也。見《說文》。
❷止也。〔文選鮑昭詩〕:肴乾酒未~。
❸樂終也。《禮記文王世子》:有司吿以樂~。
〔按樂歌一終謂之~。後世歌詞一首曰一~。戲曲傳奇一節目曰一~。義本此〕。
❹喪制訖也。《後漢劉平傳》:服~。拜全椒長。
❺息也。《詩節南山》:俾民心~。
❻盡也。《漢書王莽傳》:物物卬市。日~亡儲。
❼空也。《莊子人間世》:瞻彼~者。虛室生白。
❽門開也。見《洪武正韻》。
❾馬回毛在背~廣。見《爾雅釋畜》。
5、闋讀音:睽桂切,音揆,霽韻。釋文:止也。《禮記郊特牲》:卒爵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