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汉语大词典
房陵古地名。在今湖北省房县境内。
秦始皇曾徙嫪毐舍人四千余家及吕不韦、赵王迁于此;西汉诸侯王有罪亦多徙于此;唐武则天徙中宗于此;宋太祖徙周恭帝、宋太宗徙秦王廷美于此。
●《淮南子·泰族训》:“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者莫不殒涕。”
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五·郧阳府》。
房陵-辞源3
【房陵】郡、縣名。本 春秋時 麋國 防渚地。戰國屬 楚。漢置 房陵縣,屬 漢中郡。建安末置 房陵郡,治 房陵縣(今 湖北 房縣)。三國 魏爲 新城郡,唐爲 房州。明 洪武八年,降州爲縣,省曰 房縣,屬 襄陽府; 成化十二年,劃歸 鄖陽府。清因之。秦始皇時,先後徙 嫪毐等四千餘家及 趙王遷 呂不韋家於 房陵,卽此。漢時,宗室大臣有罪者也多徙於此。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七九 鄖陽府、嘉慶一統志三四九 湖北 鄖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