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討使-中華語文大辭典
招討使招讨使ㄓㄠ ㄊㄠˇ ㄕˇzhāotǎoshǐ1.職官名。唐、宋時多以大臣、將帥或地方軍政長官兼任。掌管鎮壓起義、招降伐叛等。屬臨時設置,事過則撤銷。遼、金、元在邊區也常設。2.職官名。明、清土官名號之一。為武官。明代設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實行改土歸流後,廢除此官職。
招討使-辞源3
【招討使】官名。掌招撫討伐事務。唐時置軍事招討使,兵罷卽廢。五代有行營南面招討使、北面招討使,又置都招討使。宋以大臣充任,不常置。元招討使多置於邊防要地。明代爲土官武職。參閲 舊唐書 職官志三,續通志一三一 職官二、一三六 職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