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之士-中华成语大词典
方外之士
【拼音】:fāng wài zhī shì
解释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出处
《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示例
近义词
方外之人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僧道
方外之士-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方外之士㊣ㄈㄤ ㄨㄞˋ ㄓ ㄕˋfāng wài zhī shì釋義稱僧道等出家人。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亦作「方外之人」、「方外人」。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7608方外之士㊣ㄈㄤ ㄨㄞˋ ㄓ ㄕˋfāng wài zhī shì釋義稱僧道等出家人。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亦作「方外之人」、「方外人」。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9124方外之士備註頻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6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