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中華語文大辭典
書院书院ㄕㄨ ㄩㄢˋshūyuàn1.唐代開始設立,編纂書籍,並供皇帝諮詢的機構。[例]集賢殿~。2.宋代至清代官府或私人設立,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例]東林~|嵩陽~|白鹿洞~。
書院-辞源3
【書院】㊀ 唐代中書省修書和侍講的機構。玄宗 開元六年,設 麗正書院,十三年改 集賢殿書院,置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等,掌刊校經籍、搜求遺書、辨明典章,以備顧問應對。參閲 唐會要六四、新唐書 藝文志一、又 百官志二。㊁ 宋至 清私人或官府所立講學肄業之所。宋代書院以講論經籍爲主,其最有名者有 白鹿、石鼓(一説爲 嵩陽)、睢陽、嶽麓書院,有四大書院之稱。元代書院遍及各路、州、府,明 清書院益增,但多爲習舉業而設。清 光緒二十七年後,改全國省縣書院爲學堂,書院之名遂廢。參閲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五 州郡書院、玉海一六七 宋朝四書院、元史 選舉志一 學校、清史稾 選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