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典故小词典
朱门:红油漆的大门, 指贵族官僚府第。原指封建社会贵族家庭任意挥霍浪费, 而贫苦人民却在路上冻饿而死。后用来形容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出典〕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尽述!”
〔用例〕梁启超《王荆公传》第七章:“所谓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者, 其大多数人之穷困, 则奢焉者之朘( jun) 之而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华成语大词典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拼音】: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解释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出处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示例
希望不要出现~的局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贫富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