枮-中華大字典
1、枮讀音:思廉切,音孅,詩廉切,音苫,鹽韻。釋文:木也。見《說文》。《通訓定聲》:疑卽大徐所補之檆字。今之杉木也。
2、枮讀音:知林切,音碪,侵韻。釋文:斫木櫍也。見《集韻》。
3、椹讀音:知林切,音碪,侵韻。釋文:
❶斫木櫍也。以鐵爲之。《爾雅釋宮》:~謂之顰。
❷射正也。《周禮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質者。
〔注〕:樹~以爲射正。試弓習武也。
❸~質。古刑具。《史記范睢傳》:今臣之胷。不足以當~質。
〔注〕:~者、莝~也。質、剉刃也。謂腰斬者爲~質也。
4、椹讀音:食荏切,音葚,寢韻。釋文:
❶桑實也。見《集韻》。
❷木上菌也。《博物志》:江南諸山。大樹斷倒者。經春夏生菌。謂之~。
❸戴~。黃蓍別名。見《本草》。
❹同葚。《詩氓》:無食桑葚。《釋文》:葚、本作~。
❺通黮。《詩泮水》:食我桑黮。〔白帖作~〕。
枮-漢語大字典
枮
《説文》:“枮,木也。从木,占聲。”
(一)xiān 《廣韻》息廉切,平鹽心。談部。
木名。《説文·木部》:“枮,木也。”段玉裁注:“未詳。”
(二)zhēn 《集韻》知林切,平侵知。
同“椹”。砧板。《集韻·侵韻》:“椹,斫木櫍也。或作枮。”唐元稹《開元觀閑居酬吴士矩侍御》:“虚室常懷素,玄關屢引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