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甲-辞源3
【棄甲】喻戰敗。左傳 宣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來。”注:“弃甲,謂亡師。”弃,同“棄”。孟子 梁惠王上:“兵刃旣接,棄甲曳兵而走。”後也用以比喻攷試落第。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二 羅世材 題號舍詩:“年年棄甲笑于思,依舊青鞋布襪來。”
棄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棄甲ㄑㄧˋ ㄐㄧㄚˇqì jiǎ丟棄鎧甲。指戰敗逃走。《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魚生於淵而亢於屋,介鱗之物失其所也。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豈負大丈夫生平之志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