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血-辞源3
【毛血】㊀祝薦所用的犧牲。也作“血毛”。禮 郊特牲:“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貴純之道也。”唐 韓愈 昌黎集二二 潮州祭神文之三:“謹卜良日,躬率將吏,薦兹血毛,清酌嘉羞,侑以音聲,以謝神貺。”㊁特指鳥獸被擊殺時所灑落的毛羽和鮮血。文選 漢 班孟堅(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一 畫鷹:“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㊂頭髮和血色。唐 韓愈 昌黎集二三 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
毛血-汉语大词典
毛血1.动物的毛与血。指祭祀时所用牺牲。
●《孔子家语·问礼》:“玄酒以祭,荐其毛血。”
●《旧唐书·孝友传·崔沔》:“未有火化,茹毛饮血,则有毛血之荐。”
2.指鸟兽。
●唐杜甫《雕赋》:“观其夹翠华而上下,卷毛血之崩奔,随意气而电落,引尘沙而昼昏……斯亦足重也。”
●宋李纲《答宾劳》:“譬犹仗下之马,鞲上之鹰,饱毛血而不搏,饫刍豆而不鸣。”
3.指人的毛发与气血。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