浲-中華語文大辭典
浲ㄈㄥˊfénɡ1.「漨」的異體字。2.用於地名。如楊家浲,在湖北。
浲-中華大字典
1、浲讀音:胡公切,音洪,東韻。釋文:
❶大水也。見《說文》。《通訓定聲》:說文惟徐鍇本有此字。疑水名也。
❷水道也。見《龍龕手鑑》。
2、浲讀音:符容切,音逢,冬韻。釋文:同漨。見《集韻》。
3、浲釋文:洚譌字。見《正字通》。
4、漨讀音:符容切,音逢,冬韻。釋文:
❶水名。《山海經北山經》:單狐之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畢注》:說文云。泑澤在昆侖下。漢書西域傳云。鹽澤。
❷池名。《集韻》:漢~池在開封縣。
〔按漢開封縣。卽今之河南祥符縣地。~、一本作逢。淸一統志曰。古逢澤在祥符縣南。漢書地理志。開封縣逢池。或曰宋之逢澤也。水經注。新溝水出逢池。池上承役水於苑陵縣。別爲魯溝水。東南流逕開封縣故城北。東南入百戶陂。卽古之逢澤也〕。
5、漨讀音:蒲蒙切,音蓬,東韻。釋文:~浡。煩鬱也。《文選左思賦》:歊霧~浡。
6、漨讀音:蒲蠓切,音菶,董韻。釋文:~滃。水灒皃。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