漺-中華大字典
1、漺讀音:楚兩切,音磢,所兩切,音爽,養韻。釋文:
❶淨也。見《玉篇》。
❷冷也。見《玉篇》。
❸浮也。見《集韻》。
❹同磢。錯也。《文選木華賦》:飛澇相磢。
〔注〕:郭璞方言注曰。~、錯也。~與磢同。
2、磢讀音:楚兩切,音搶,養韻。釋文:
❶石也。見《玉篇》。
❷瓦石洗物也。見《廣韻》。
❸同漺。《文選木華賦》:飛澇相~。
〔注〕:郭璞方言注曰。漺、錯也。漺與~同。衝摩也。
❹摤或字。《集韻》:摤。磨滌也。或作~。〔今吳俗磨擦其物以去垢膩。亦謂之~〕。
漺-汉语大词典
漺(I)shu?ng
ㄕㄨㄤˇ
〔《广韵》疏两切,上养,生。〕
〔《广韵》初两切,上养,初。〕
净;冷。
●《说文·水部》“沧,寒也”清朱骏声通训:“《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绝薪止火而已。’﹝沧﹞亦作漺。《方言》十三:‘漺,净也。’注:‘冷貌也。’”
漺(II)chu?ng
ㄔㄨㄤˇ
同“磢”。
磨擦;碰撞。
●《文选·木华〈海赋〉》“飞涝相磢”
唐李善注:“郭璞《方言》注:‘漺,错也。’漺与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