煫-漢語大字典
煫
同“燧”。《龍龕手鑑·火部》:“煫”,“燧”的俗字。
煫-中華大字典
1、煫釋文:同燧。見《篇海》。
2、燧讀音:徐醉切,音遂,寘韻。釋文:
❶以取火於日。亦作鐆。譲同。見《玉篇》。
〔按禮記內則。小觿金~。注。火鏡也。字本作䥙。說文金部。䥙。金䥙也。集韻。䥙、或作鐆〕。
❷木~。鑽火也。《禮記內則》:大觿木~。
❸~人。古皇名。《史記三皇紀》:~人氏。
〔按禮含文嘉曰。~人始鑽取火。炮生爲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人〕。
❹同譲。《集韻》引《說文》:塞上亭守㷭者。賂、通作譲。
〔按說文蟑部本作賂。篆文省作馚〕。
❺亦作㸂。《左文十年傳》:命夙駕載~。《釋文》:~、本又作㸂。
❻亦作遂。《周禮司烜》: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
〔注〕:夫遂。陽遂也。
〔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猶取火于木爲木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