燀-中華語文大辭典
燀(火+单)ㄔㄢˇchǎn1.〈書〉燒火;炊。[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之以薪(《左傳‧昭公二十年》)。2.〈書〉光烈;熾盛。[例]威~旁達,莫不賓服(《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3.〈書〉中藥炮製方法之一。將桃杏仁置沸湯內浸泡,以去皮尖。
燀 -古漢語常用詞典
chǎn
①炊,燒火煮。《左傳•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之以薪。”②燃燒。《國語•周語下》:“水無沉氣,火無災~。”【引】熾熱。何晏《景福殿》:“故冬不淒寒,夏無炎~。”【又】光烈,熾盛。《史記•秦始皇本紀》:“威~旁達,莫不賓服。”
dǎn
厚。《呂氏春秋•重己》:“衣不~熱。”
【燀赫】形容聲勢盛大。李白《古風》之三十三:“憑陵隨海運,~因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