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中華語文大辭典
犀牛ㄒ丨 ㄋ丨ㄡˊxīniú犀的通稱。哺乳動物名。形狀略像牛,頸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個或兩個角,皮膚粗而厚,微黑,毛極稀少。吃植物,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草原或森林裡。
犀牛-中国神话大词典
犀牛
《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按《山海经·南次三经》云:“祷过之山,其下多犀。”郭璞注:“犀似水牛,猪头庳脚,脚似象,有三蹄。大腹,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在鼻上者小而不堕,食角也。好噉棘,口中常洒血沫。”即此。除此而外,《西山经》幡冢山,《西次二经》女牀山、(厎)阳山、众兽山,又《中次九经》岷山、崌山、鬲山,俱言“多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