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ǎng
1、[
粗犷]cū guǎng
1.粗野;粗鲁:~无理。
2.粗豪;豪放:歌声~。~的笔触。
2、[
撨犷]xiāo guǎng
粗豪粗犷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今势论》:“吾闻 湘 军撨獷敢战,才涉乡土,则不肯奉命。”
3、[
犷烈]guǎng liè
粗犷激烈;暴躁。《法苑珠林》卷十一:“故 师子国 人形貌卑黑,方颐大顙,情性獷烈。”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性獷烈,邪正兼信。”唐 张读《宣室志》卷三:“刘氏 初以柔婉闻,凡数年,其后忽獷烈自恃,不可禁,往往有逆意者即发怒。”
4、[
残犷]cán guǎng
残忍凶悍。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延年 残獷,未甚 东陵 之酷。”《晋书·石季龙载记下》:“惵惵遗黎,求哀无地,戎狄残獷,斯为甚乎!”
5、[
石犷]shí guǎng
即石撞。
6、[
犷盛]guǎng shèng
犹强盛。
7、[
悍犷]hàn guǎng
强悍凶猛。
8、[
犷野]guǎng yě
强悍野蛮。
9、[
犷兽]guǎng shòu
凶猛的野兽。喻凶恶之敌。
10、[
犷卤]guǎng lǔ
粗野愚钝。明 沉德符《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馆夫装车,其高至三丈餘,皆 韃靼、女真 诸虏……此盖出 朱勔 父子小慧,何獷卤馆夫亦暗合乃尔!”亦指粗野愚钝之人。清 赵翼《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从戎曾到 日南 天,亲领 羌 浑 狎獷卤。”
11、[
骁犷]xiāo guǎng
亦作“驍彉”。勇猛粗犷。
12、[
犷族]guǎng zú
野蛮的民族。
13、[
暴犷]bào guǎng
粗暴犷悍。
14、[
犷骑]guǎng qí
犷骑唐初以来长期实行的从富户及各级官员子孙中征集兵员的府兵制度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导致“府兵浸堕”。
15、[
犷厉]guǎng lì
粗豪凌厉。
16、[
犷骜]guǎng ào
1.凶暴不受约束。
2.指凶暴不受约束者。
17、[
犷顽]guǎng wán
1.粗野不驯。
2.指粗野不驯的人。
18、[
犷勇]guǎng yǒng
粗犷勇猛。
19、[
犷狠]guǎng hěn
横暴凶狠。
20、[
顽犷]wán guǎng
1.顽劣粗野。
2.指顽劣而粗野的人。
21、[
犷戾]guǎng lì
凶暴而乖张。
22、[
愚犷]yú guǎng
愚昧而蛮横。
23、[
犷俗]guǎng sú
1.犷悍的习俗。
2.指粗豪的风格。
24、[
凶犷]xiōng guǎng
1.犹凶悍。
2.凶恶犷悍。
25、[
刚犷]gāng guǎng
强悍粗犷。
26、[
生犷]shēng guǎng
蛮横不驯。
27、[
犷敌]guǎng dí
词语解释犷敌ㄍㄨㄤˇ ㄉㄧˊ强敌、兇悍的敌人。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招降犷敌,诞辞空说,僭而无征。」
28、[
犷暴]guǎng bào
犹凶暴。
29、[
犷锐]guǎng ruì
犹言粗野好斗。
30、[
枯犷]kū guǎng
犹粗犷。
31、[
犷横]guǎng héng
凶悍蛮横。
32、[
犷悍]guǎng hàn
粗野强悍。
33、[
疏犷]shū guǎng
亦作“疎獷”。粗豪强悍。
34、[
麤犷]cū guǎng
亦作“麁獷”。亦作“麄獷”。粗野;粗鲁。《华严经·十住品》:“亲近一切善知识,发言和悦离麁獷。”《陈书·陈方泰传》:“方泰 少麤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周书·耿豪传》:“豪 少麄獷,有武艺,好以气凌人。”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实事久弊生,冥顽贪诈,或麤獷兇猾。”
35、[
犷犷]guǎng guǎng
凶恶;粗暴。
36、[
豪犷]háo guǎng
强悍粗野。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璞 素豪獷,持一邑短长。”《新观察》1981年第5期:“野马矫健灵捷,豪犷不羁。”
37、[
蛮犷]mán guǎng
粗野强悍。
38、[
犷健]guǎng jiàn
犹强悍。
39、[
狙犷]jū guǎng
受惊而离去的样子。狙,通“虘”。
40、[
犷狉]guǎng pī
凶猛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