珚-辞源3
【珚】10画 1610·0 yān ㄧㄢ 集韻因蓮切,平,先韻,影。真部。玉名。山海經 中山經:“傅山…… 穀水出焉,而東流注于 洛,其中多珚玉。”太平御覽六二引 山海經作“㻒”。水經注引作“瑉”。參閲 清 畢沅 校注。
珚-中華大字典
1、珚讀音:因蓮切,音煙,先韻。釋文:玉名。《集韻》引《山海經》:傳山多~玉。
〔按類篇引作博山。山海經中山經云。傅山。穀水出焉。其中多~玉。畢沅新校正引廣雅云。璑㻒玉。曹憲音渠慜。玉篇云。㻒。齊玉。奇殞切。太平御覽引此。正作㻒。是與廣雅合也。然說文無㻒字。水經注引此又作珉。一統志引經作琱玉。傳、博、皆傅字之譌〕。
2、㻒讀音:巨隕切,音窘,牛尹切,音輑,軫韻。牛吻切,音夽,吻韻。釋文:
❶~砡。齊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文選長笛賦。重巘增石。苦積頵砡。李善注引字林云。砡、齊也。李周翰注云。頵砡、石齊頭貌。頵砡、與~砡同。
❷玉名。見《廣雅釋地》。《疏證》:中山經。穀水多~玉。今本~譌作珚。水經穀水注及太平御覽竝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