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畫龍點睛画龙点睛-典故小词典
画好龙身之后, 再给它点上眼珠, 这样龙就生动传神了。比喻艺术创作在紧要之处, 着上关键性的一笔, 就能使主题突出, 形象生动传神。
〔出典〕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 ( 梁) 武帝崇饰佛寺, 多命(张) 僧繇(yóu)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 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 固请点之。须臾, 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 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用例一〕老舍《戏曲语言》:“写别的文章, 可以从容不迫地叙述, 到适当的地方拿出一二警句,振动全段, 画龙点睛。相声不满足于此。”
〔用例二〕宋人画《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幅画, 在马蹄边画了一双翻飞的蝴蝶, 这的确是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