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院-中華語文大辭典
畫院画院ㄏㄨㄚˋ ㄩㄢˋhuàyuàn1.官署名。翰林圖畫院的簡稱。北宋雍熙元年(984)設置,掌繪畫及塑造,為宋代朝廷御用的繪畫機構。漢、唐時已有宮廷畫家,五代南唐、後蜀始有畫院。宋代畫院按畫師才藝高低,設職銜。至宋徽宗時畫院規模最盛。元、明、清代雖無畫院,但仍羅致畫家為朝廷服務。2.現多指一些從事繪畫創作和進行研究交流的機構。
畫院-辞源3
【畫院】宮廷中的繪畫官署。宋 雍熙元年翰林院置圖畫院,紹聖二年稱圖畫局。後ॳѧȱ畫院。院有待詔、祇候諸官。元不設,明復置,清廢。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論五 院畫:“宋畫院衆工,凡作一畫,必先呈稾,然後上真,所畫山水人物花木鳥獸,種種臻妙,今朝廷内畫及民間畫人物皆然。”參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七 圖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