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中華語文大辭典
瘰ㄌㄨㄛˇluǒ中醫指頸部的結核,類似於淋巴結核。由結核桿菌入侵淋巴結所致。症狀是頸部或腋窩出現硬塊,潰爛後流膿。硬塊小的為瘰,大的為㿛。
瘰-中華大字典
1、瘰讀音:魯果切,音裸,哿韻。盧戈切,音驘,魯猥切,音磊,賄韻。釋文:~癧。瘍繞頸項絫絫也。見《正字通》。
〔按甲乙鍼經寒熱~癧論曰。~癧在於頸腋。皆寒熱之氣輐畱于脈而不去。外臺祕要曰。由風邪毒氣客于肌肉。隨虛處而停結爲~癧。或如梅李等。大小三兩相連。在皮問而時發寒熱是也。外科證治全生曰。凡~癧屬陰疽證。有延爛至肩胸脇下者。甚有爛至咽喉者。有成膿未潰者。亦有未成膿者。今謂之腺病。患者頸部或腋下之淋巴腺均腫大。漸致輭化穿孔而成瘻管。外醫謂之淋巴腺結核。英文Cymphadenitistuberculosa。
2、瘰釋文:同蠡。瘯~。皮肥也。見《左桓六年傳謂其不疾瘯蠡也釋文引說文》。
3、愅釋文:同瘰。見《集韻》。
4、葌釋文:同瘰。見《廣韻》。
5、瑸讀音:力火切,音躶,哿韻。釋文:癧也。見《字彙》。〔正字通云。瘰字之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