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门-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登龍門登龙门-典故小词典
也简作“登龙”, 俗称“禹门三级浪,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 黄河鲤鱼跳过龙门, 就变化成龙。后以“登龙门”、“登龙”喻指科举中选, 或受到重视而提高了声望。
〔出典〕《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龙门之下,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 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 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 即有云雨随之, 天火自后烧其尾, 乃化为龙矣。”又《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 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 名为登龙门。”
〔用例一〕唐代钱起《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兄弟相欢初让果, 乡人争贺旧登龙。”〔用例二〕唐代李群玉《送魏珪觐省》:“登龙屈指内, 飞誉甚籍籍。”
〔用例三〕唐代王季友《酬李十六岐》:“于何车马日憧憧, 李膺门馆争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