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ào
1、[
远眺]yuǎn tiào
向远处看:登高~。
2、[
眺望]tiào wàng
从高处往远处看:凭栏~。站在山顶~。
3、[
极目远眺]jí mù yuǎn tiào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4、[
登高眺远]dēng gāo tiào yuǎn
暂未释义
5、[
环眺]huán tiào
环视眺望。
6、[
凭眺]píng tiào
在高处向远处看(多指欣赏风景):依栏~。
7、[
瞻眺]zhān tiào
远望;观看。
8、[
俯眺]fǔ tiào
1.从高处往下远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
2.頫眺:从高处往下远看。三国 魏 曹植《七启》:“頫眺流星,仰观八隅。”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頫眺三市,孰有谁无?”
9、[
清眺]qīng tiào
悠闲地远望。
10、[
顾眺]gù tiào
眺望,远望。
11、[
眺听]tiào tīng
犹视听。谓耳目所及。
12、[
享眺]xiǎng tiào
1.同“享覜”。
2.谓行享礼时朝见主国之君。
13、[
觇眺]chān tiào
窥看远望。
14、[
登眺]dēng tiào
登高远望。
15、[
视眺]shì tiào
指视力。
16、[
缭眺]liáo tiào
谓声清而长。
17、[
长眺]cháng tiào
远望。
18、[
众眺]zhòng tiào
周 代诸侯朝见 周王 礼制的一种。周 制,周王 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则六服诸侯往朝。朝毕,周王 为坛合众诸侯以命政,称为“众覜”。《论语·先进》“如会同”宋 朱熹 集注:“诸侯时见曰会,众覜曰同。”一本作“众頫”。
19、[
殷眺]yīn tiào
见“殷覜”。
20、[
观眺]guān tiào
观察眺望。
21、[
遥眺]yáo tiào
犹远眺。
22、[
游眺]yóu tiào
1.犹游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唐太史 济武,适 日照 会 安氏 葬,道经雹神 李左车 祠,入游眺。”
2.指纵目远望。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进而为士,为官,治事,为学,皆以终日无定时之游眺,无復日之止息,体昏气索,神明役役。”
3.犹游览。《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四年》:“魏 平恩文宣王 崔光 疾篤,魏 主亲抚视之,拜其子 励 为 齐州 刺史,为之撤乐,罢游眺。”明 梅孝己《洒雪堂·魏生假寓》:“钱塘 此行来看潮,客意自风骚,把行程当游眺,春光更好。”明 袁宗道《致陶编修石篑书》:“游眺甫毕,入门偃卧,少休脚力。”
23、[
眺览]tiào lǎn
纵目观赏。
24、[
还眺]hái tiào
回头看。
25、[
頫眺]fǔ tiào
从高处往下远看。
26、[
临眺]lín tiào
在高处远望。
27、[
流眺]liú tiào
转动目光顾盼。
28、[
延眺]yán tiào
引颈远望。
29、[
邪眺]xié tiào
斜视。
30、[
览眺]lǎn tiào
极目远望。
31、[
迥眺]jiǒng tiào
远眺;远望。
32、[
眺瞩]tiào zhǔ
登高远望。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 入 洛,过 淮 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 平乘楼,眺瞩中原。”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嘉月而熙游,藉芳草而眺瞩。”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於城上眺瞩,见羣少年歌謡通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汪士秀》:“时望月东升,澄江如练。方眺瞩间,忽有五人自湖中出。”
33、[
遐眺]xiá tiào
远望。
34、[
徧眺]biàn tiào
周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
35、[
凝眺]níng tiào
注目远望。元 张可久《山坡羊·感旧》曲:“凴高凝眺,临风舒啸,一番春事胡蝶闹。”明 吴承恩《点绛唇》曲之一:“沉水飞烟,细逐游丝裊。閒凝眺,碧波云眇,天际连芳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一日,送至门,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女意似动,秋波縈转之。少年俯首,趋而去,去既远,女犹凝眺。”
36、[
眺注]tiào zhù
犹言凝神远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挽手送之,殷嘱便道相过。少年唯唯而去。生由是凝思如渴,往来眺注,足无停趾。”
37、[
赏眺]shǎng tiào
观赏眺望。
38、[
升眺]shēng tiào
登高远眺。
39、[
极眺]jí tiào
极目眺望。
40、[
旁眺]páng tiào
1.环顾。
2.侧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