矠-中華語文大辭典
矠1ㄘㄜˋcè〈書〉矛類的兵器。矠2ㄗㄜˊzé以矛叉等工具刺取魚鱉。
矠-中華大字典
1、矠讀音:測窄切,音簎,實窄切,音齰,測革切,音策,陌韻。釋文:本作洈。《說文》:洈。矛屬也。从矛㫺聲。讀作笮。
〔注〕:史記曰。~魚鼈。《段注》:魯語。~魚鼈以爲夏槁。韋云。~、犦也。犦刺魚鼈以爲槁儲也。按此~字引申之義也。周禮作簎魚鼈。注。謂權刺泥中搏取之。莊子擉鼈於江。東京賦。毒冐不蔟。皆音近義同者也。
2、矠讀音:仕覺切,音浞,覺韻。釋文:刺也。見《類篇》。〔六書正譌云。通作簎。別作擉〕。
3、捔讀音:訖岳切,音覺,覺韻。釋文:
❶擠也。見《廣雅釋言》。《疏證》:豳風七月篇。猗彼女桑。傳云。角而束之曰猗。正義云。襄十四年左傳。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則掎、角、皆遮截束縛之名也。故云角而束之曰契。角~、猗契、古通用。
❷恭也。見《廣雅釋言》。
4、捔讀音:仕角切,音浞,覺韻。釋文:刺也。《文選張衡賦》:又簇之所攙~。
5、鲭讀音:初革切,音册,陌韻。釋文:以矛取物。見《字彙》。〔正字通云。俗矠字。舊注誤分爲二。存參〕。
6、洈釋文:矠本字。見《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