窫窳-汉语大词典
窫窳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窫窳旁吞于黑水,搀抢直拂于紫躔。”
●清顾炎武《河上作》诗:“窫窳来攫人,逵路横长蛇。”
2.比喻残害。
●《文选·扬雄<长杨赋>》:“昔有彊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
●李善注引李奇曰:“以喻秦贪婪,残食其人也。”
●《周书·文帝纪上》:“高欢广布腹心,跨州连郡,端揆禁闼,莫非亲党,皆行贪虐,窫窳生人。”
窫窳-辞源3
【窫窳】㊀傳説中的一種兇獸。山海經 北山經:“又北二百里,曰 少咸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又 海内南經:“窫窳,龍首,居 弱水中。”注:“窫窳,本蛇身人面,爲 貳負臣所殺,復化而成此物也。”爾雅 釋獸作“৳ӨҐ”。㊁比喻暴虐殘害。文選 漢 揚子雲(雄)長楊賦:“昔有彊 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注引 李奇:“以喻 秦貪婪,殘食其人也。”周書 文帝紀上 檄方鎮:“高歡廣布腹心,跨州連郡,端揆禁闥,莫非親黨,皆行貪虐,窫窳生人。”